楊小兵:食用菌可望作為糧食的有效補充
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李誠斌
自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后,楊小兵腦海里一直在思考如何節約糧食。作為一名食用菌栽培與營養學專家,楊小兵是中國食用菌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、副秘書長,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,長期從事食用菌的研發和工廠化栽培工作。
“節約糧食、制止浪費確實可以做到節流,如果還能夠不斷開源,那糧食安全就更有保障!睏钚”f,食用菌屬于微生物類,有別于魚肉禽蛋等動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糧食等植物性食物,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,可以作為糧食的有效補充,能一定程度彌補糧食生產的不足,尤其是在特定的時期,可以擔當著重要救急作用。
三大營養素含量豐富且均衡
30年來,楊小兵研究員都在與食用菌打交道。為探尋食用菌的野生資源,推廣“蘑菇”的栽培和開發技術,他的足跡遍布粵東西北、云桂黔川和青藏高原。他在全國指導建造了10多家大中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和加工企業,甚至遠在非洲和北美都有工廠化栽培車間。他主持制定了全國食藥用菌產業技術路線圖,主筆起草了《中國食用菌行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。
“當時在非洲做一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的時候,坦桑尼亞方面非常希望我們將食用菌技術教給他們,因為食用菌對非洲來說,被當作重要的營養來源!碑敃r的場景,讓楊小兵對食用菌用途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。
人體需要三大營養素——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,它們是維持生存的基本養料。楊小兵說,與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相比,大部分食用菌的三大營養素含量既豐富又均衡。
以干品(干粉)計,常見的食用菌蛋白質含量為15~30%,魚肉禽蛋為30~45%,糧食、蔬菜、水果除大豆之外都在個位數以下。
碳水化合物方面,食用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接近于糧食,明顯高于蔬菜和肉類。
脂肪方面,動物性食品30-50%的脂肪含量對人來說過高,而除油料作物之外植物性食物脂肪含量多在1%以下,大部分食用菌的脂肪含量1-5%,對人體較為適中。
“從營養角度來說,食用菌作為糧食的有效補充,完全可行!睏钚”f。
作好食用菌發展頂層設計
除了營養外,食用菌還有自己獨特優勢。
食用菌生產不占耕地,不搶水肥,無需陽光,利用作物秸稈等農林生產下腳料為主要原料,廢渣可做成飼料和有機肥,是典型的高效立體設施農業和綠色生態農業。
在生長周期和產量方面,食用菌更不可小覷。生長周期最短的是草菇,一般在20天左右。多數的食用菌一年基本可以生產三四造,有的甚至五六造。以年產3萬噸鮮菇的食用菌工廠為例,只需占用約200畝的荒地即可,單產比糧食高1-2個數量級。加工成干品食用菌,保質期一年以上。
資料顯示,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、消費國和出口國,食用菌產量占到全球產量的70%以上。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國繼糧食、油料、果品和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種植業,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優勢農業。
“如果糧食出現了一定的短缺,尤其是蛋白質食物缺乏的時候,食用菌能在短時間內能實現有效的補充!睏钚”ㄗh,從層面對食用菌產業發展作出頂層設計,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,做好全國產業布局,發展針對性的栽培和加工技術,讓食用菌做出更大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