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乎意料!三年近萬人“消失” 券業生態重塑?經紀人銳減2.4萬
證券的結構性變化,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未來全行業的發展趨勢。
顯示,截至12月12日,境內證券行業從業人數33.27萬人,較年初增員4563人,增幅1.39%。其中,在注冊制改革以及保代新規實施的共同作用下,數量增幅超過50%;持牌投顧數量依然持續增長,年內增員近7000人;證券經紀人延續近兩年來的減員態勢,年內減員逾8000人。
如果拉長時間范圍,證券從業人員的結構變化更為明顯。當前證券從業人員數量相較3年前(2018年初)34.24萬人,減員規模近萬人。劇變集中在經紀業務領域,三年時間里,證券經紀人減員2.4萬人,減幅接近3成;全行業持牌投顧數量增加近2萬人,增幅約50%。
層面大力提倡提升直接融資比重,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,也為投行業務帶來了廣闊的增量業務空間,疊加保代注冊新規實施等,今年來保代人數也快速擴容。
近三年來證券經紀人減員2.4萬人
據數據,截至12月12日,證券經紀人數量為6.63萬人,較年初減員了8190人,減幅約11%,無論減幅還是減員數量,都居各條線前列。
2018年開始,證券行業經紀人數量逐漸減少。Choice數據顯示,2018年初,證券行業擁有經紀人的數量有9.05萬人,近三年過去,全行業經紀人減員2.4萬人,減幅近3成。
一般來說,證券經紀人是接受證券的委托,其從事客戶招攬和客戶服務等活動的證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,不屬于證券公司員工。在證券經紀人盛行的年代,會吸納一些有“資源”的社會人士擔任經紀人,按其帶來的開戶資源給予相應提成,是券商拓寬經紀業務收入的出路之一。雙方的關系可用“若即若離”來形容,證券公司不用負擔“”等成本,大多券商在披露員工數量時,也并不會將經紀人數量列在其中。
不過,2017年監管頒布的券商合規細則,首次提出經紀人為營業部工作人員,要求營業部配備合規人員時應按工作人員人數配備合規人員。2018年,監管罕見地針對券商經紀人的違規行為出具了多份罰單,表明監管強化了對經紀人的管理。彼時就有券商向記者表示,券商對經紀人的是個難題。
近兩年來,證券經紀人逐漸出清、投資顧問數量明顯提升,已經成為行業趨勢。但近期世紀證券推出了社區經紀人2.0政策,對證券經紀人實行客戶傳承機制、提供特殊津貼等多項激勵措施。這一“逆勢”招攬經紀人的舉措引發行業激烈討論,券商經紀業務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廣闊,證券經紀人的必要性都被熱烈討論。
回歸到數據, 數據顯示,目前依然有20家券商擁有的經紀人數量超1000人(含1000),、經紀人數量超3000人,領先行業;、、九州證券、經紀人數量超2000人。
今年以來,約有20家券商經紀人數量有所增加,安信證券增加了120人,為行業之最;九州證券、世紀證券、等增加經紀人數量均超50人,其中年內增加了67個經紀人,增幅達72.04%。梳理發現,這20家經紀人數量增員的券商中,多為中小券商。
年內有超70家券商(均為單家公司口徑)經紀人數量減少,其中證券減員了1099位經紀人,減幅約為36%;、、中金財富證券、、東方財富證券等券商年內減少經紀人均超300人。因為大型券商在“跑馬圈地”時代具有體量優勢,經紀人基數也較大,同時大券商對合規管理的要求更高,且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,整體來看,大券商減員經紀人的規模更大。
持牌投顧數量突破6萬人
至12月12日,證券行業擁有持牌投顧數量6.01萬人,較年初增加了6926人,增幅13.02%。自2018年末開始,證券行業紛紛扛起財富管理轉型的大旗,投資顧問作為財富管理業務板塊增值鏈核心,是近年各大券商關注重點。

顯示,當前證券行業持牌投顧數量較2018年初的4萬人增加了近2萬人,增幅約50%。這么強勁的擴張,真實地凸顯了投顧的重要性。
財富管理委員會主任李勇進此前在公開演講中表示,人是證券公司財富管理發展關鍵的生產要素,高素質、專業化的財富管理人才隊伍是財富管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
數據顯示,截至12月12日,、、、證券的持牌投顧數量均超3000名,如果合并子公司數據,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持牌投顧數量超4000人的券商。
易觀分析金融行業田杰認為,智能投顧是大券商的主要發力點,相較于傳統投顧,智能投顧的投資門檻與費率均有所降低,更有利于券商深入普惠金融市場,發展長尾客群。比如,投顧貝塔牛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80萬(至2019年末),實現金融銷售額達228億元。
此外,線上線下投顧協同也愈發受重視,以滿足不同類型客戶偏好。將客戶分為多層級,充分利用全行業第一的投顧隊伍人數優勢,以線上平臺和線下營業部協同提供化投顧服務。
其實,隨著投顧試點的開展,“買方投顧”成了今年證券行業財富管理的關鍵詞。作為一個全新的業務機會,基金投顧試點與原本的投顧業務雖分屬不同的賽道,但都為財富管理轉型服務。隨著試點和業務的拓展,投顧能力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保代數量迅猛增長
受益于、板等注冊制改革等帶來的增量業務空間,疊加保代準入門檻的降低,近幾個月保代數量大幅增加。
截至12月12日,全行業擁有的保代人數為5865人,較年初3806人增加了2059人,增幅為54.1%。雖然絕對數量不高,但這對近年來保代人數維持在3000多人水準來看,已然巨量擴容。數據顯示,2018年初,全行業保代人數3486人;2020年初,行業保代人數3806人。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近一個月來保薦代表人數量激增。在11月20日時,中證協注冊的保薦代表人數量為5245人,3周新增保代超過600人。今年6月,證監會對《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》進行了修訂,取消了保薦代表人“簽項目協辦人”與“通過考試”的前置條件,強化事中事后監管,保代準入門檻大大降低。
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,目前,和證券的保代人數均超300人,領先全行業;、、華泰聯合證券、民生證券、、證券、的保代人數均超200人。
今年來,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等因素,出現爆發,其中投行業務收入增速位居各業務前列。中證協統計數據顯示,135家證券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431.58億元,比去年同期的249.69億元增長72.85%。
(文章來源:券商中國)